令人唏嘘!34岁男网红直播PK喝酒后去世
现在网上流行一种直播形式,就是主播PK。比如说,在一个视频直播平台上,一个主播发起对另一个主播的挑战,然后根据各自粉丝的打赏产生相应分数,在规定时间内谁分数高谁就赢了,而失败的一方则会面临花样百出的惩罚。
(资料图)
然而,最近,有一位男网红在直播PK被惩罚喝酒后去世,这起悲剧令不少网友唏嘘不已。这位网红的账号为“三千哥”,他今年34岁,是江苏省连云港市人。他的好友赵先生说,他在16号凌晨1点多和其他主播PK喝酒,喝了差不多有4斤白酒,到了下午1点,被发现人已经去世了。另一名博主也称,“三千哥”在四次PK中,输了三次,一共被惩罚喝了7大杯白酒加3瓶红牛。
从网上流传的“三千哥”最后一次打PK的视频来看,他喝了三瓶白酒之后明显有点不适,但他手指着镜头表示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,随后又喝下了第四瓶。好友赵先生说,“三千哥”喝酒后如果身边有人,他会憋不住骂人。所以他直播时是一个人独处,等到被家人发现已经来不及了。
“三千哥”父亲年迈多病,家里还有一个十多岁的女儿,家里很困难,都是靠他挣钱。“三千哥”之所以获得粉丝喜爱,有一个原因是直播喝酒不作假。此前他曾因为喝酒去过医院,朋友们也劝他直播喝酒不要太拼,他表示会尽快转型,没想到还是出了事。
现在他的家人没有对此事进行追究,没有进行尸检等程序。但是有医生表示,“三千哥”的死因可能有两个,一个是饮酒过量以后会呕吐,可能会将呕吐物误吸到呼吸道,从而窒息导致死亡;也可能是因酒精中毒引发心脑血管问题等导致死亡。不管是什么原因,都与喝酒脱离不了关系。
平台和当事PK博主要担责吗?律师:行为自担风险
事后,“三千哥”的几个账号多被注销和封禁。据“三千哥”直播平台的《直播行为规范》规定,在直播中喝酒属于三级(一般)违规行为。平台有权根据主播违规情节严重程度给与警告、断播、封禁开播权限等处罚。
那么平台是否要为此事担责呢?另外,当时和他PK的主播没参加葬礼,他的家人对此感到非常难受。那位主播要不要担责呢?
对此,有律师表示:“三千哥”是一名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,他在明知自己酒量如何,过度饮酒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的情况下,依旧选择将4斤白酒喝下。在这个过程中也没有发现他人威胁、引诱或者劝酒,他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自担风险,因此意外身亡也很难进行追责。与“三千哥”PK的博主是网上PK喝酒,不满足需要负连带责任的情况。律师还说,直播喝酒很难界定是否违法。同时,大平台每天有海量的直播,很难做到100%的监管到位,平台能做的就是事后监督以及接到举报后处理,所以要想追责也不容易。
此事在网上曝光后,很多网友纷纷感慨“用生命PK值得吗?”“喝那么多,就是喝水也扛不住啊!”生命只有一次,网红“三千哥”的离世令人感到惋惜,但是不得不说,作为一名成年人,他理应知道过量饮酒的危害,为了流量选择在PK中硬抗,为此失去生命,实在是得不偿失!
两网友连线PK直播“不雅视频”被拘留15日
还有网友吐槽现在直播间里有关PK的玩法无底线,呼吁平台该管管了。前不久就发生了这样一个例子,5月5日晚上,广西玉林的关某、刘某在某直播平台连线PK,看谁得到粉丝送的礼物多,输者要接受“惩罚”。后来,关某输了,在刘某的要求下,关某在直播间里表演了“不雅视频”,围观人数达数百人。随后,有看不下去的网友向当地警方举报。民警调查发现,两人在连线直播过程中,发布淫秽言词、视频,造成了不良影响。目前,两人已被处以行政拘留十五日、并处罚款1900元的处罚。网络不是法外之地,网络直播不能触碰法律红线。
主播PK对骂放狠话 只为收获粉丝打赏
现在还有一种PK直播的新形式,搅得直播间里乌烟瘴气,这就是“狠PK”。参与PK的主播在直播间里互相攻击,说脏话、狠话,获得打赏少的一方,要完成嚼碎大蒜抹眼睛、自扇耳光等出格的惩罚。
举个例子来说,主播“萝莉小珊”和主播“晨曦姐姐”PK,前者获得较多打赏后,立刻开始攻击后者:“你最丑了,装男扮女的!”几分钟后,后者的得分赶上来,又反过来大骂:“我看你给脸不要!”在这类“狠PK”直播中,主播们往往会嘲讽攻击对手的年龄与外貌,时不时夹杂着粗俗脏话。
可能有人就要问了,疯狂对骂有什么意义?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,在主播“王狗狗”与主播“四公主伊果工作室”的一场PK中,有6500多人在直播间观看。两人声嘶力竭地对骂,点赞数飙升到107万,观众礼物不断。在最后两分钟,“王狗狗”收到30个价值1000多元的礼物,算起来有3万多元。显然,脏话狠话竟成“流量密码”,主播们借此赚得盆满钵满。
看直播的网友也没闲着,有的网友在评论区为主播的攻击行为叫好,还有的直接跑到对方的直播间“开骂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一些网友的账号所标注的年龄小于18岁。这意味着不少未成年人也会被这种直播所影响。
关于“狠PK”为什么会吸引部分网友的关注,有专家分析,一些网友通过观看斗狠谩骂等攻击行为来发泄内心不满,但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发泄方式,过度沉迷会导致心理畸形。尤其是缺乏判断能力的青少年被这类直播吸引后,看到这些主播对骂还能收获打赏,会误以为这是好的赚钱渠道,并进行模仿。
直播PK乱象频出 多方“亮剑”势在必行
而一些主播为了避开监管,还会用上一些手段,比如换到“小号”来完成互相攻击或者进行低俗的惩罚,防止粉丝多、人气高、打赏多的“大号”被平台处罚。与此同时,平台处罚往往也不及时。据北京日报报道,记者举报部分低俗直播后,平台反馈会在12小时内处理,等有了举报结果时,PK早已结束。
今年3月,相关部门表示,将整治直播“PK”环节问题,严肃查处主播逞勇斗狠、互撕攻击、谩骂吐脏等行为,针对部分主播逃避监管、借“小号”进行恶俗行为,对其所有账号采取统一处置措施,情节恶劣的纳入黑名单。这种直播PK的歪风,的确该好好刹一刹了。监管部门要零容忍、重出拳,倒逼平台和从业者自律。当然,维护健康的直播生态,还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。对于这类违规直播,应当发现一起,举报一起,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,也避免主播拿命博流量的悲剧再次发生!
图文来源:上游新闻、玉林晚报、极目新闻、北京日报、南方都市报、大众报业·半岛新闻等